進化的誘惑:MQB新高爾夫 vs PQ34老寶來
相信,老寶來那厚實、柔潤的車門鉸鏈為其增添了不少“鐵皮黨”、“關門聽響黨”粉絲們。事實上老寶來的車門鉸鏈還真是比新高爾夫扎實、厚道得多:這種多段式的滾柱定位鉸鏈,與時下泛濫普通鉸鏈+塑料限位條的設計無論在材料的使用、開門定位的精準度,還是在長時間使用下來的耐用度上,均稱得上碾壓。當然了,其成本也是“碾壓性”般高!時下,這種鉸鏈僅裝備在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上,也側面反映出了當時流行的“用料為上,經久耐用”的造車理念。
明顯地,在底盤設計的完成度上,新高爾夫相比老寶來堪稱蛻變:得益于更寬的車體,新高爾夫前麥弗遜懸掛的多個錨點均能向外擴張、搭配更輕量化的懸架組件、電動助力的方向機,可帶來更好的抓地力以及操控(支撐)性,帶領車頭更敏捷地入彎,詳情請翻下頁看動態(tài)試駕部分。
而在關乎舒適度和穩(wěn)定性的后懸掛結構上,新高爾夫升級為了多連桿懸掛,在明顯提升車輪與車身的連接感之余,還通過優(yōu)化減震器的安裝幾何、內部結構,減少了車尾的跳動感,明顯地提高了后排乘客的舒適性和車尾的循跡性。
在車身剛性方面,受限于當年的技術,基于四代高爾夫“換殼”而來的老寶來(Jetta是每代高爾夫對應的三廂版車型,而寶來是第四代Jetta進入國內后“因地制宜”的名字)激光焊接所占的比例不高,而碰撞吸能設計、高強度鋼的使用量落后,只能靠“堆料”去彌補,導致老寶來車身顯得“沉”和“軟”,一定程度影響了其動態(tài)表現(xiàn)。在16年后,新高爾夫將以上幾個缺點幾乎“一網打盡”,開起來更輕更“硬”,給人以更強的信心。
每缸5個,一共20個充鈉氣門、增壓中冷、110Bar高壓共軌噴油、電子節(jié)流閥、反置式排氣、雙平衡軸……這些哪怕放到現(xiàn)在都能稱之為先進的技術,造就了EA113這具06-08年的全球十佳引擎,在當年家用車中可謂無可比擬。
而當它老去時,這些當年的尖端技術卻給車主帶來了不少麻煩:氣門油封+活塞環(huán)密封不良、缺少渦輪本體水冷導致了嚴重的燒機油+短命渦輪的現(xiàn)象,而各種管路也經受不住極高艙溫(當年散熱技術不甚成熟,熱量大量聚集于機艙內)、水溫的侵蝕,變得極易滲漏。這輛老寶來創(chuàng)下了1000km消耗一升機油的“記錄”。
而新高爾夫的1.4T EA211高功版引擎則拋棄了5氣門的設計,改為了每缸4氣門、缸內直噴、水冷渦輪、塑料進氣歧管的常規(guī)設計,成功地改掉了EA113幾乎所有的毛病。同時,盡管排量少了400cc,但EA113那遲達3800RPM才“姍姍來遲”的210N·m的峰值扭矩成功地被1750RPM-3000RPM穩(wěn)定250N·m的表現(xiàn)所超越!汽車技術的飛躍可見一斑。
當然了,老寶來還有一個殺手锏,就是那好評如潮的MQ250 五前速手動變速箱了。該變速箱換擋行程適中,手感十分油潤,雖說吸入感一般,但小編每次將它那圓溜溜的檔桿撰手里“玩弄”的感覺實在爽快:無論是在佛系還是在激烈駕駛時,它就像一位存在感較低,但卻能兢兢業(yè)業(yè)完成所有需完成的工作的好搭檔,非但不會打亂你加速的節(jié)奏,還會讓你不知不覺愛上換擋!
而新高爾夫的DQ200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也不是吃素的:經過了從干式到濕式的改進,這款變速器實測無論是在市區(qū)蠕行、還是大力加速時,所產生的頓挫感微乎其微,表現(xiàn)跟一臺主流的6AT不相上下,但其接近MT的動力傳輸直接性更是令人印象深刻,唯一的槽點無非就是它會拒絕憋轉速起步而已。
>>點擊查看今日優(yōu)惠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