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凰:心中不滅的夢
湘西沱江之畔有座小城,地界黔湘川三省,處武陵山南緣,被新西蘭詩人路易·艾黎稱作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”。她就是鳳凰,被沈從文一篇《邊城》給描畫得讓人心里酸酸楚楚。
去鳳凰,是為了圓夢,圓一個企盼已久的夢。
在湘西的山水疊翠中,大巴走過很長很長的時間,終于到了鳳凰。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(qū),老城依山傍水,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,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,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,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,銹跡斑斑的鐵門,依稀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。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,以石為墩,兩人對面都要側(cè)身而過,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。
城中的店鋪,大多經(jīng)營姜糖和銀飾。一家人開一個小作坊,在一根木頭上釘一根釘子,把姜糖繞上去,一遍一遍,來來回回地拉扯。那些裝在簡易的小袋子里面的姜糖有著辛辣的味道,嘗一口,又甜又辣,一直沖到腦門,眼淚都要下來。身邊不時走過那扎花的纏著白頭的老婦,街邊還有賣葫蘆絲和巴烏的苗家老人,全身穿戴著民族特色的服飾,在音樂聲聲的伴隨下跳著歡快舞蹈,向游人洋溢噴傾著獨有的鳳凰鄉(xiāng)情。
穿過長長的石板街,便是高高的城墻,越過城墻垛口,就能看到一條江。這條江的名字叫沱江。兩岸是一座連著一座的吊腳樓,木頭雕的門窗,古舊得泛起淡淡的黃。水面上是小樓的倒影,有窄窄的小船經(jīng)過,那倒影就流動模糊起來。不時有年輕的女子穿著苗家的紅色或是藍色長裙,滿頭花枝招展的銀飾,撐著粉紅的紙傘,站在江畔船頭,澈亮的嗓子優(yōu)美的姿勢,敲歡快的鼓,唱婉轉(zhuǎn)的歌。這般的濃郁香醇,在古老的小城里卻也不顯得突兀離奇。
斜陽西下,橋邊岸畔不少婦人正在用木槌洗衣,啪啪聲隨著水波蕩漾開來。頑童脫個精光,在水中嬉戲,也有姑娘家卷著褲腿,把小半截身子浸在淺水處享受流水輕柔的撫摸。岸邊更有不少攝像寫生的人們,也為小城增添了一道風景。
聽導游講,鳳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、富有濃郁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,但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,只有在回龍?zhí)赌抢锷辛粲惺嚅g老屋,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,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。
我們反反復復地在古巷深處游走著,聽那腳步聲幽幽回蕩其間,看那美麗的虹橋橫跨柔柔的沱江,靜靜地訴說千年的滄桑。江面數(shù)舟飄蕩,背依黛色的山脈,精致的吊腳樓臨江而立,所有的一切,寧靜而美麗。
鳳凰,就那么靜靜地佇立著,是那樣的美。我想融入其中,但卻怎么也找不到那份感覺。我想,或許只有一顆寧靜的心沉浸其間,才能觸摸到鳳凰的靈魂。畢竟,鳳凰不適合我們這些邁著匆匆腳步的過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