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青時常聽老輩叨嘮一句話,說:“小人發(fā)財如受罪”,今天大不敬拿來套用一下,說:“俺們買車如受罪”。何出此言?且看——
買車前長達幾年的攢錢:含辛茹苦啊,錙銖必計啊,節(jié)衣縮食啊——哎(讀上聲)呀那個艱辛。
買車中長達一年的比較:東望西看啊,東跑西顛啊,跑細了腿啊,挑花了眼啊——哎呀那個費勁;
買車時整夜整夜的心理搏斗:要面子啊,挑性能啊,太太、同事、生意場面上都叫好啊,關鍵是省錢啊——哎呀那個斟酌。
買車后一天一天身體搏斗:換真皮,裝音響,加輪眉,貼車膜,挑車牌——哎呀那個折騰;
一位意大利汽車工程師在一家汽車改裝的店面見到為換真皮,上百部新車的嶄新織絨座套撕下來,堆成了小山高的破爛;新車的音響,只因不帶CD,拆下來成堆扔掉。意大利工程師皺著眉,驚愕地說不出話。那種震驚、痛惜、憎惡混和的表情揮之不去,令我到歐洲才理解其中的含義。
在歐洲,在柏林、在巴黎、在巴塞羅那、在薩爾斯堡,滿地的車流,成熟的汽車消費觀念和久遠的汽車文化——我們剛開上車,他們的爺爺甚至爺爺?shù)臓敔斁鸵呀?jīng)駕車滿地亂跑了。法國35歲的成人平均已換手5-6部車,西歐中層白領的年收入可以買一部豪車、兩部好車、四部小車,而他們買車用車的習慣卻與我們天懸地殊——
全歐洲滿街是兩廂小型車,減輕道路壓力和油耗。大公司老總上班坐公司豪車,周末開自己的兩箱小車和家人逍遙去也。有人說,奔馳寶馬把600、741之類的豪華大車全買到中東和亞洲掙錢來了;
全歐洲沒見貼膜的,曬黑了好。〗】敌愿衅!
西方有錢人買車哪有東方革命同志講究?織絨的座套、內(nèi)襯原汁原味,干嘛要換真皮?要講究真皮的自然會去買高一檔位的車。買低檔車換真皮——那不和買了低檔相機配一個高級鏡頭一樣可笑?
輪眉?天啊,過時的裝飾,土的像一個白金牙箍,斷送了整體感。車牌?168、888?518?上帝啊,領啥牌用啥牌,愛誰誰百無禁忌……
但人家另一方面用的心思可不少:車頂安自行車架、車后拖宿營車,一到周末,滾滾車流,蜂擁而去,一路樂陶陶!
咱們吶?有個農(nóng)民兄弟對歐美老外的段子說“咱們吃上肉了,你們吃起素了;咱們有錢結婚了,你們流行獨身了……”也可以套過來變成“咱們終于開車了,你們?nèi)寂懿搅;咱們開上大車了,你們時興小車了;咱們包上真皮了,你們愛護動物了……”
其實,這一切都是一個過程。經(jīng)過難熬的焦灼才會領悟從容、平常的心態(tài)。只有一個雞蛋家當?shù)娜,才會一天到晚捧著怕摔了,含著怕化了。自自在在買車,隨隨便便用車的時代終會來臨。試看今天誰還會為了買一臺冰箱彩電折騰得寤寐難安?汽車也不就是明天的冰箱彩電嗎?別太拿車當回事——不就是臺破車嗎?鄰居有了、同事有了、我遲早也會有的。中國的汽車時代天高地闊、來日方長,何必太著急,何必太勉強,何必太刻意相求呢?